电话自动计费器进网质量检验实施细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8:26:15   浏览:875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话自动计费器进网质量检验实施细则

邮电部


电话自动计费器进网质量检验实施细则
1995年12月4日,邮电部

一、总则
按照邮部〔1995〕559号文件和通信设备进网质量认证相关文件的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申请受理程序
凡申请电话自动计费器进网质量认证的厂家,应向邮电部科技司提出申请,按邮部〔1995〕32号文件和邮电部科质〔1995〕71号文件执行。
三、检验依据
科标〔1994〕197号 关于印发《电话自动计费器(暂行规定)》
的通知的附件一《电话自动计费器(暂行
规定)》
科标〔1995〕50号 关于发送《电话自动计费器暂行规定)》修
改通知单的函的附件《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修改通知单
JJG(YD)031--95 电话自动计费器计量检定规程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Cb: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Fc:振动试验方法)
四、抽样及送样办法
样品按质量均匀分布的原则进行随机抽样,抽样母体数为100台,抽样数为5台,具体抽样办法见GB10111。
邮电部通信计量中心负责对申请认证的电话自动计费器抽样封样,由生产单位负责将抽取的样品送往邮电通信计量中心。
抽样及送样费用由送样单位负担。
检验完毕,由邮电部通信计量中心负责发还原送样单位,运费由送样单位负担。
五、进网质量认证检验项目及判定原则
1. 常温检验项目、顺序、检查内容及判定见表1
2. 环境试验一般按低温、高温、恒定湿热、振动试验顺序进行
2.1 低温试验按GB2423.1试验A的规定进行
2.1.1 工作低温:无包装的产品样本在温度为--10±3℃的条
件下,通电保持2小时,然后按表2规定进
行检验。
2.1.2 贮存低温:无包装的产品样本在温度为--25±3℃的
条件下,不通电保持2小时,然后将温度
逐渐升到正常测试大气条件范围的温度
值上,恢复4小时后,按表2规定进行检
验。
2.2 高温试验按GB2423.2试验B的规定进行
表1
----------------------------------------------------------------------------------------------
| 序 | 检查 | | 判 定 |
| | | 检 查 内 容 |--------------------------|
| 号 | 项目 | | B类 | C类 |
|------|--------|--------------------------------------------|------------|------------|
| | |1.包装箱标志与产品型号不符 | ○ | |
| | |--------------------------------------------|------------|------------|
| | 包 |2.包装箱严重破损 | | ○ |
| | |--------------------------------------------|------------|------------|
| 1 | |3.漏装备附件 | | ○ |
| | |--------------------------------------------|------------|------------|
| | 装 |4.漏装说明书、合格证 | | ○ |
| | |--------------------------------------------|------------|------------|
| | |5.包装箱内进入异物 | | ○ |
|------|--------|--------------------------------------------|------------|------------|
| | |1.机壳变形 | ○ | |
| | |--------------------------------------------|------------|------------|
| | 外 |2.未表明生产厂家、商标、型号、出厂日期、 | | ○ |
| | |出厂编号、制造许可证标记 | | |
| 2 | |--------------------------------------------|------------|------------|
| | 观 |3.面板、字盘、按键未标明汉字 | | ○ |
| | |--------------------------------------------|------------|------------|
| | |4.面板上有掉漆、磕碰、毛刺、划痕和明显的 | | ○ |
| | |颜色不均匀 | | |
|------|--------|--------------------------------------------|------------|------------|
| | |1.标志不全、不符 | | ○ |
| | |--------------------------------------------|------------|------------|
| | |2.零部件有松动 | | ○ |
| | |--------------------------------------------|------------|------------|
| | |3.机内有金属异物 | ○ | |
| | |--------------------------------------------|------------|------------|
| | |4.机内有非金属异物 | | ○ |
| | |--------------------------------------------|------------|------------|
| | 装 |5.漏焊、假焊、脱焊 | ○ | |
| | |--------------------------------------------|------------|------------|
| | |6.操作机构失灵 | ○ | |
| 3 | |--------------------------------------------|------------|------------|
| | |7.操作机构不灵活 | | ○ |
| | |--------------------------------------------|------------|------------|
| | 配 |8.印制板上有非正规跳线 | | ○ |
| | |--------------------------------------------|------------|------------|
| | |9.插接件接触不良 | ○ | |
| | |--------------------------------------------|------------|------------|
| | |10.插接件拔插困难 | | ○ |
| | |--------------------------------------------|------------|------------|
| | |11.插接件无插入位置标志 | | ○ |
| | |--------------------------------------------|------------|------------|
| | |12.金属表面有明显锈蚀 | | ○ |
----------------------------------------------------------------------------------------------
续表1
----------------------------------------------------------------------------------------------
| 序 | 检查 | | 判 定 |
| | | 检 查 内 容 |--------------------------|
| 号 | 项目 | | B类 | C类 |
|------|--------|--------------------------------------------|------------|------------|
| | |1.不能显示或查询被叫号码、通话时间和话 | ○ | |
| | |费 | | |
| | 功 |--------------------------------------------|------------|------------|
| | |2.无全价计费、半价计费自动转换功能 | ○ | |
| 4 | |--------------------------------------------|------------|------------|
| | |3.不具备总话费的存储功能 | ○ | |
| | 能 |--------------------------------------------|------------|------------|
| | |4.不具有限制终端用户修改费率的功能 | ○ | |
| | |--------------------------------------------|------------|------------|
| | |5.通话费率的判别能力与规定不符 | ○ | |
|------|--------|--------------------------------------------|------------|------------|
| | |1.介入衰减和频率响应 | ○ | |
| | |--------------------------------------------|------------|------------|
| | |2.绝缘电阻 | ○ | |
| | |--------------------------------------------|------------|------------|
| | 技 |3.收号特性 | ○ | |
| | |--------------------------------------------|------------|------------|
| | 术 |4.计时、计费性能 | ○ | |
| 5 | |--------------------------------------------|------------|------------|
| | 指 |5.计费差错率 | ○ | |
| | |--------------------------------------------|------------|------------|
| | 标 |6.交流阻抗 | ○ | |
| | |--------------------------------------------|------------|------------|
| | |7.接口空闲杂音电平 | ○ | |
| | |--------------------------------------------|------------|------------|
| | |8.平衡度 | ○ | |
----------------------------------------------------------------------------------------------
2.2.1 工作高温:无包装的产品样本在温度为40±2℃的条
件下,通电保持2小时,然后按表2规定进
行试验。
2.2.2 贮存高温:无包装的产品样本在温度为55±2℃的条
件下,不通电保护2小时,然后将温度逐渐
降到正常测试大气条件范围的温度值上,
恢复4小时后,按表2规定进行检验。
2.3 恒定湿热试验按GB2423.9试验Cb的规定进行
无包装的产品样本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的
条件下,保护48小时,然后按表2规定进行检验。
2.4 振动试验按GB2423.10试验Fc的规定进行
无包装的产品样本进行振动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
0.35mm、加速度幅值为50m/s2,X、Y、Z三人轴向各持续30分钟
的试验后,按表2的规定进行检验。
表2
------------------------------------------------------------------------------------------
| 序 | | |
| | 试验方式 | 检 验 项 目 |
| 号 | | |
|------|--------------------------|--------------------------------------------------|
| | |表1序号2中的1项内容 |
| 1 | 温度试验 |表1序号3中的6、7、10项内容 |
| | |表1序号4中的全部内容 |
| | |表1序号5中的3、4、7项内容 |
|------|--------------------------|--------------------------------------------------|
| | |表1序号2中的1项内容 |
| 2 | 恒定湿热试验 |表1序号3中的6、7、9、10、12项内容 |
| | |表1序号4中的全部内容 |
| | |表1序号5中的2、3、4、7项内容 |
|------|--------------------------|--------------------------------------------------|
| | |表1序号2中的1、4项内容 |
| 3 | 振动试验 |表1序号3中的2、3、4、6、7、9、10项内容 |
| | |表1序号4中的全部内容 |
| | |表1序号5中的3、4项内容 |
------------------------------------------------------------------------------------------

3.检验结果综合判定
被检产品中有一项B类不合格项,或C类不合格项超过三项均判为不合格。
六、电话自动计费器技术指标与测量方法
1. 功能检测
1.1 应具有双面显示和查询被叫号码、通话时间和话费的功能按厂家规定操作要求,实际(或模拟)操作,进行检查。
1.2 必须具有全价计费和半价计费自动转换的功能
按厂家规定操作要求,实际(或模拟)操作,进行检查。
1.3 必须具备计费信息的存储功能
将交流供电中断24小时后,检查断电前的计费信息。
1.4 应具有限制终端用户修改费率的功能
检查计费器的修改费率的方法,不允许终端用户可操作修改费率的方式。
1.5 通话费率的判别能力
按厂家规定操作要求,实际(或模拟)操作,进行检查,应满足:
(1)国际长途电话呼叫号码判别位数须到7位;
(2)国内长途电话呼叫号码判别位数须到7位;
(3)本地电话呼叫号码判别位数须到4位;
(4)对电信主管部门施行的不收费业务的呼叫号码应正确判别。
2. 介入衰减和频率响应
2.1 指标要求:见JJG(YD)031--95的3或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修改通知单的4.5的修改后条
文。
2.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3或电话自动计费
器(暂行规定)的5.7
3. 绝缘电阻
3.1 指标要求:见JJG(YD)…31--95的或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的4.7.1
3.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4。
4. 收号特性
4.1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5或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的4.2。
4.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5或电话自动计费
器(暂行规定)的5.4
5. 计时、计费特性
5.1 技术指标:见JJG(YD)031--95的6或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的4.3,其中4.3.3.4.3.4和
4.3.5以电话自动计费器(暂行规定)修改通
知单修改后条文为准。
5.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6.1、16.2和16.3
或电话自动计费器(暂行规定)的5.5.2.1
至5.5.2.8。
6. 计费差错率
6.1 技术指标:见JJG(YD)031--95的7或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的4.3.11。
6.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6.5或电话自动计费器
(暂行规定)的5.5.2.9。
7. 交流阻抗
7.1 技术指标:见JJG(YD)031--95的8。
7.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7。
8. 接口空闲杂音电平
8.1 技术指标:见JJG(YD)031--95的9。
8.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8。
9. 平衡度
9.1 技术指标:见JJG(YD)031--95的10或电话自动计费
器(暂行规定)的4.6。
9.2 测量方法:见JJG(YD)031--95的19或电话自动计费
器(暂行规定)的5.8
七、检验收费依据及标准
检验收费应当按照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496号文件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管理试行办法》进行核算。
八、检验报告
检验结束后,一周内由邮电部通信计量中心将检验报告报部科技司和电信总局。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09年修订)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09年修订)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9]8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各中央管理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委托投资咨询评估工作,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投资咨询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我委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4〕1973号,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09年修订)》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09 年修订)

  第一条 为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投资咨询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2004]20 号)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以下事项的咨询评估: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的发展建设规划;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的工程咨询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可以承担第二条规定事项的咨询评估任务。 第四条 申请成为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咨询评估任务的评估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所申请专业的甲级评估咨询资格,连续 3 年年检合格;

  (二)近 3 年承担所申请专业总投资 2 亿元以上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不少于 20 项(特殊行业除外);

  (三)所申请专业专职从事工程咨询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0 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经济职称的人员不少于 50%,获得注册的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人员不少于 30%;

  (四)注册资金不少于 800 万元(事业单位除外) 。 对于特殊事项的咨询评估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委托特定评估机构承担。

  第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对符合第四条规定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审查,根据需要, 择优确定评估机构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投资管理需要,以及咨询评估工作年度总结、评估机构工作质量和监督检查等情况,每三年对评估机构名单进行动态调整。

  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评估任务时,要认真核查评估机构与拟委托事项的编制单位之间、评估机构与承担行业(部门)审查的咨询机构之间、评估机构与项目业主之间的关联关系,切实做好回避,以保证公平、公正地开展评估工作。承担某一事项编制任务、行业(部门)审查的评估机构,不得承担同一事项的咨询评估任务。承担某一事项咨询评估任务的评估机构,与同一事项的编制单位、行业(部门)审查单位、项目业主单位之间不得存在重大关联关系。

  第七条 具体选择评估机构时,应按照以下规则和程序进行:

  (一)分专业对评估机构进行初始随机排队;

  (二)按照初始随机排队的先后顺序,根据第六条的有关规定,确定承担咨询评估任务的评估机构;

  (三)向接受任务的评估机构出具《咨询评估委托书》 ;

  (四)评估机构接受任务后,随即排到该专业排队顺序的队尾。评估机构如果拒绝接受任务,应提交书面说明,排到排队顺序的队尾并轮空一次。对特别重要项目或特殊事项的咨询评估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通过招标或指定方式确定评估机构。

  第八条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可以同时委托多家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委托另一评估机构对已经完成的咨询评估报告进行评价。

  第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在《咨询评估委托书》中对咨询评估的内容、重点和完成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

  第十条 在接受委托任务后,评估机构应严格按照评估要求开展评估工作。在咨询评估过程中,评估机构要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评估进度及其他有关情况。 评估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客观、公正的咨询评估报告,重大分歧意见应在咨询评估报告中全面、如实反映,并按规定时限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因客观原因确实难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的,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有关情况并征得同意后,可以适当延期。

  第十一条 评估机构应不断改进内部管理机制,优化评估工作流程,完善评估专家库,保证独立、公正、客观、科学地开展评估工作,不断提高咨询评估水平和质量。

  承担咨询评估任务的评估机构及与其有重大关联关系的机构不得承担同一事项的后评价任务,不得借承担评估任务之机向有关单位承揽设计、造价、招标代理、监理等业务。 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收取所评估事项项目单位的任何费用。

  第十二条 评估机构应于每年 1 月 20 日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上一年度的咨询评估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第十三条 咨询评估费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有关规定核定,按年度结算。咨询评估费用的使用和支付,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十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组织专家或通过后评价,对完成的咨询评估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咨询评估的过程进行检查。

  第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对评估机构的举报、投诉,并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检查核实,对查实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六条 评估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依据情节轻重对其提出警告、从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咨询评估任务的评估机构名单中删除,并依据工程咨询单位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罚:

  (一)咨询评估报告有重大失误或质量低劣;

  (二)咨询评估过程中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三)累计两次拒绝接受委托任务;

  (四)累计两次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评估任务;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 各级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办法
的规定,制定有关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的决定

广东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的决定

(2011年4月26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2011年5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2011年7月13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修正草案)》的议案,决定对《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条修改为:“住房保障采取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以及货币补贴等方式。
本条例所称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建设或者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的,以限定的标准和价格,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和单身居民出租或者出售的住房,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型商品房等多种形式。”
二、第四十八条修改为:“市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单身居民档案,记载申请、审核、轮候、配置以及不良行为等信息。
对有关当事人违反住房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以及严重违约行为,主管部门应当作为不良行为予以记载,并在本部门政府
网站公示,同时将公示内容告知当事人所属单位和征信机构。
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将有关当事人违反住房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以及严重违约行为纳入其征信记录。”
三、第五十一条修改为:“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共同申请人以隐瞒或者虚报人口、户籍、年龄、婚姻、收入、财产和住房等状况的方式弄虚作假,或者采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或者租房补贴的,由主管部门驳回其申请,处三万元罚款,并自驳回其申请之日起十年内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共同申请人有上述违法行为的,由主管部门驳回其申请,处一万元罚款,并自驳回其申请之日起三年内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二条:“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共同申请人以隐瞒或者虚报人口、户籍、年龄、婚姻、收入、财产和住房等状况的方式弄虚作假,或者采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购买保障性住房或者购房补贴的,由主管部门驳回其申请,处十万元罚款,并终身不再受理其购买保障性住房或者购房补贴申请;自驳回其申请之日起十年内不予受理其其他住房保障申请。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共同申请人有上述违法行为的,由主管部门驳回其申请,处三万元罚款,并自驳回其申请之日起五年内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五、第五十二条改为第五十三条,修改为:“主管部门查明
有关当事人以弄虚作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保障性住房或者货币补贴的,应当解除保障性住房租赁合同、买卖合同、货币补贴协议或者责令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单位解除买卖合同,收回保障性住房或者补贴资金,除按照本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外,加处一倍罚款,同时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同期同区域同类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市场租赁指导价补收入住期间的租金或者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补收补贴资金的利息。”
六、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四条,修改为:“ 有关当事人有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三)、(四)、(五)、(六)、(七)、(八)项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罚款。
有关当事人有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三)、(四)、(五)、(六)、(七)、(八)项情形之一被解除合同的,主管部门自该合同解除之日起五年内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七、第五十四条改为第五十五条,修改为:“ 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住房保障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由主管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予以公示,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万元罚款,对责任单位处十万元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有关当事人涉嫌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主管部门应当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有关当事人涉嫌诈骗、伪造公文印章、贿赂等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八、第五十六条改为第五十七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一款第(四)项:“安居型商品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销售价格和转让年限,按照规定标准,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建设,面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单身居民配售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九、第五十七条改为第五十八条,修改为:“住房困难标准、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和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根据本决定对部分条文的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根据本决定进行修正,重新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